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节(1 / 2)





  关父不太喜欢女儿锁门,但孩子大了要独立空间,他们也没办法。他走进女儿屋里,瞅了眼她的书桌:“做作业?”

  芝芝“嗯”了声。

  关父拉开她的椅子,坐下说:“爸有点事想和你说。”

  卧室很小,只堪堪塞进了一张一米二的小床和书桌。芝芝只好坐到床上,奇怪地问:“啥事?”

  “关于你的期中考试。”关父大概酝酿了一路,说得很顺溜,“你有没有分析过,自己是哪里丢了分?”

  芝芝头皮发麻。她之前的高中生涯,最怕的就是她爸和她分析考试成绩。这种一对一的会谈绝对是噩梦,好不容易靠着努力学习,一路高歌刷新名次,摆脱了一年的谈话,没想到高二卷土重来。

  “有几道题没做出来。”搁在往常,芝芝还镇定些,今天心态失衡,瞬间被打回原形,又有了以前战战兢兢的畏惧感。

  关父的态度却很和蔼:“是大意了,还是不会?”

  “都有吧。”

  “那也很正常。”关父看着郁郁寡欢的女儿,正色道,“每次考试的难度不一样,有的时候你考得好一点,有的时候考得差一点,爸爸妈妈都不会怪你的。人都有粗心大意的时候,这没什么。”

  芝芝愣住了。

  关父又道:“我和你妈都知道你现在比以前用功多了,但你在努力,别人也一样在努力。这次你考得没有人家好,不要紧,找出原因,下次不要再犯就行了,你不断改正,等到高考的时候,你就能避免很多错误,考出一个考成绩。”

  芝芝沉默。

  她爸说得有道理,但她并不纯粹是因为成绩而难过。

  “你现在跌个跟头,是好事。”关父语重心长地说,“从高一到现在,你太顺利了,名次一直往上走,你是不是就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关知之,我和你说,你在的是市里最好的学校,你的同学,是全市最厉害的同学,人家不比你差。”

  人家不比我差,可我二十六岁了,加上回来的一年,二十七岁了。芝芝在心里呐喊,却没办法说出真相。

  也许父母和子女间真的有特殊的联系。关父不知女儿心事,却敏锐地察觉到她的不甘与不服,斟字酌句地说:“以前呢,我和你妈都怕你不够用功,读不出书,重复我们的老路,可现在呢,我们又怕你太要强了——芝芝啊,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好像爸爸一样。”

  芝芝讶异,不晓得她爸是什么意思。

  “爸爸有时候觉得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妈。”关父叹气,喃喃说,“我四十几岁的人了,什么也没挣下来。你别看家明家和我们家差不多,但你庄叔叔是个有本事的人,他要不是……肯定比我们家好得多。”

  灯光下,这个平凡的四十多岁男人语气平静,却无端带着辛酸。

  他说:“爸爸以前不甘心,想学人家做生意,可是被人骗了钱——那个时候你还小,可能不记得了——那个时候,我才晓得,人和人真的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机会摆在那里,别人做得到,我不一定做得到。”

  芝芝怔忪。

  “所以爸爸就死心,不做生意了,和你妈开始出摊。”关父简简单单带过自己下岗到再创业的十年多时间,“现在我们家的日子也好过一点了。”

  “爸——”芝芝动了动嘴唇,想说什么,又不知该说什么。

  关父深深吸了口气,说道:“我和你妈希望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但是不要求你必须考第一,什么都做到最好。只要你努力了,就行了。现在才高二,你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这次的失败,我们就当它是个考验,让你发现了自己还不懂的地方,只要你把不懂的弄懂了,就算成功,明白吗?”

  他不像庄鸣晖是大专毕业生,只有初中文化,说不出花团锦簇的长篇大论,用词朴素简单,可其中的道理,却让芝芝热泪盈眶。

  她终于挣脱成年人的外壳,在父母面前显露出脆弱的一面:“我想考好一点,我可以考得更好的……”

  “爸爸相信你。”关父笑了,“下次我们考得好就行了,没事。”

  芝芝扭过头,强忍住眼泪,努力让它不掉下来:“嗯。”

  这是对父母的保证,也是对自己的保证。

  “好了好了,大姑娘了,别动不动就哭。”关父站了起来,假装平静地说,“你妈包了馄饨,应该好了,出来吃点东西再做作业吧。”

  她胡乱点头。

  关父出去了。过了会儿,关母在外面叫:“出来吃夜宵。”

  芝芝赶紧抽出纸巾擦了擦眼泪,跑出去吃夜宵。

  一碗鲜肉馄饨,汤汁清澈,飘着两朵葱花。

  关母仿佛没看到她红通通的眼圈:“你先吃,我给家明端一碗去。唉,老庄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他家里有没有东西吃……”

  这个点儿,庄家明还没睡,听见敲门声就急忙迎出来:“阿姨?”

  “我们家烧了馄饨,吃不完,你帮忙吃掉几个。”关母把碗塞给他,没多说,“快点吃,别坨了,碗放着回头给就行。”

  庄家明心里淌过暖流:“谢谢阿姨。”

  “谢什么谢,快吃吧。”关母叮嘱。

  他点点头,看到关母回了家才关上门,端着热乎乎的馄饨开吃。

  皮很薄,肉很鲜,汤很热。他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慢慢吃完了这一碗馄饨,从心到四肢,全是热乎乎的。

  *

  深夜,芝芝躺在卧室的小床上,月光透过窗帘和墙体的缝隙钻进来。

  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脑海中反复回荡着父亲的话。不得不说,关父的自我剖析触动了她的内心。

  父母的那个年代,遍地商机,很多人一夜暴富,可同时,也有无数人倾家荡产。她的父母或许缺乏手段,或许缺乏眼光,总而言之,错失了机会。

  现实终归不是小说,只要敢做,就一定会有回报。

  大浪淘沙,他们都是剩下的砂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