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五章变故突发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推进到了贞观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守孝时日早在三天前便已是满了的,而吏部那头的增补文书今日也已收到——着赵文振进左武侯卫,官职为左中候(正七品下),限时三日内报到。

  正七品下,放之地方上,那就是一中等县的县令,倒是可以威风上一下的,可在京师这么个权贵满地走的地儿,区区中候,那就不过只是名基层小军官而已,实在不咋地,

  以赵文振子爵的爵位而论,这么个起点明显是偏低了的——照惯例,似赵文振这等勋贵之后,入仕武职的话,一般都是从千牛备身(正六品下)起步的,结果目下居然只得了个左中候,毫无疑问,王彬那老家伙肯定在其中起了些不太好的作用,不过无所谓了,左右他赵文振年纪轻,熬得起,多在基层磨砺一下,也真没啥大不了的。

  “文振兄。”

  出仕在即,结庐之事自然是不能再持续下去了的,左右这近九个月来收获已丰,赵文振也自无心继续在这等荒郊野外多逗留了,这一接到了吏部下达的文书,立马便开始打点行装,这就准备紧着打道回府了的,却不曾想方才刚收拾到一半,就见李参已风风火火地赶了来。

  “哟,是李兄啊,你这是……”

  这一见李参的脸上满满都是不加掩饰的惶急之色,赵文振不由地便是一愣。

  “文振兄,情况不妙,舍妹近日内恐将被指婚了。”

  李参显然很着急,连大气都来不及喘上一口,紧着便道出了个不甚美妙的消息。

  “殿下所言当真?”

  一听李参这般说法,赵文振的脸色陡然便阴沉了下来。

  “呃,你都知道了,可是舍妹说破的?”

  赵文振这么声“殿下”一唤,李参登时便不免有些尴尬了,概因彼此都已相识如此之久了,可他始终就不曾向赵文振透露过自己的真实身份。

  “婉秋怕吓着了在下,从不曾说过这等事。”

  赵文振的心情虽很是不好,但却并未因此乱了分寸。

  “哦?”

  对赵文振所给出的说明,李参显然不是太相信。

  “呵,初次见面时,婉秋曾唤过清河公主一声‘十一妹’,足可见她即便不是公主,那也必定是郡主之身份,而殿下您又自称李参,参不就是三么,李三者,蜀王殿下是也,这又有何难猜的。”

  早在大半年前,从程处弼口中得知当初在程府后花园里见到的那名宫装小女孩就是才刚满十岁的清河公主之后,赵文振便已猜到了李家兄妹俩的真实身份——蜀王李恪、普安公主李婉秋,之所以不揭破,不过是出于尊重罢了,至于而今么,事既出,那就显然没必要再继续玩啥鱼龙之交的把戏了的。

  “此皆小王之不是也,还请文振兄海涵。”

  听得赵文振这般说法,李恪顿时便苦笑了起来,没旁的,身为亲王,地位固然显赫无比,可与此同时么,要想交到能真心相处的朋友,那几乎就是奢望,正因为此,在不想失去赵文振这么位能谈得来的朋友的情况下,李恪方才会一直不肯明言自个儿的真实身份。

  “不说这个了,敢问殿下,陛下将为婉秋指婚何人?又将于何时正式下诏?”

  圣意固然不可违,可在圣意下达前,赵文振却是断然不肯放弃努力的,不管事情最终结果如何,他都准备放手一搏了的。

  “据小王所知,今日一早,窦国公史大奈向我父皇进言,为其长子史仁表求赐婚,父皇已口头应允,只不过旨意暂时未下,或恐将于后日上林苑校验诸军时正式下诏。”

  李恪是真心希望赵文振能成为自己的妹夫的,奈何这等赐婚大事,他纵使身为皇子,也自毫无置喙之余地,真敢胡乱进谏的话,不单不能成事,反倒会惹来无穷的圣怒。

  “在上林苑校验诸军?”

  这一听李恪如此说法,赵文振的眉头不自觉地便是一皱,没旁的,长安城南郊就有演武场,往昔校验诸军都在那地儿,没道理跑去上林苑那么个猎场搞啥校验的。

  “父皇素来好行猎,前些日子本就有意要去上林苑游猎,却被群臣所谏止,此番不过假借校验诸军之名义,以行游猎之实罢了。”

  赵文振这等疑惑的样子一出,李恪顿觉尴尬不已,摇头叹息了一声之后,这才将实情道了出来。

  “嗯,既如此,那某便今日午后赶去武侯卫报到,殿下能否出面将在下安排进伴驾随行人员之中去。”

  限于自个儿目下的身份地位太低,常规手段根本改变不了现状,不得已,赵文振也就只能将主意打到了校验一事上。

  “这倒是没问题,只是……”

  身为在京的亲王之一,李恪本就得伴驾随行,以他的身份地位,要想从武侯卫调拨些兵马为随从,只消上个本章即可,然则在没能搞清赵文振的目的前,李恪却是断然不敢给出个承诺的。

  “陛下虽说只是托名校验,可演武环节终归不会全省了去的,某若能力压群雄,或许能得一面圣之机会,到那时,假若赐婚诏书尚自未下,某自当斗胆向陛下面陈!”

  尽管明知道希望已是颇为渺茫了的,可赵文振也自不肯就这么轻易地向命运低头。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罢,文振兄只管先去报到,倘若未被列入明日随行名单的话,小王自会出面要人。”

  这一听赵文振如此说法,李恪的眼神登时便是一亮,没旁的,太宗一向喜欢勇武之人,若是赵文振真能做到勇冠三军的话,没准太宗在爱才心切的情况下,还真就有那么一丝成全赵文振之可能——宫中目下未嫁的公主还有着八人之多,只要诏书没正式宣布出来,换一名公主赐婚史家也自无不可之说。

  “多谢殿下成全。”

  事到如今,赵文振所能做的不多,说穿了也就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事不宜迟,小王这就先赶回宫去,文振兄且自抓紧罢。”

  该说的既是都已说过,李恪自是不会再多逗留,只交待了一句,便即匆匆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