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五章预料中的激辩(二)





  “宣。”

  在接过了徐恩转呈上来的奏本之后,太宗也没管群臣们是怎个反应,埋头便翻阅了起来,这一看就足足看了一刻来钟,而后方才一扬手,朗声吐出了个字来。

  太宗这么道口谕一出,群臣们的脸色顿时便精彩了起来,没旁的,概因这等毫无置评的态度就意味着一件事,那便是太宗已然认可了赵文振所奏之事,这无疑是天大的恩宠来着,自由不得群臣们不多上几分思量的。

  “诺!”

  值此太宗有令之际。徐恩可没工夫去理睬群臣们各异的心思,于朗声应诺之余,紧着便拿起了奏本,抖手间便已摊了开来。略一清嗓子,朗声宣道:“臣,左武侯卫右郎将赵彦有二事启奏陛下,一曰:以标点符号行断句之实;二曰:科举革新事宜……”

  标点符号放之后世,固然是烂大街的玩意儿,可在此时,却是那么的新颖别致,众朝臣们很快便都被吸引住了。可也有人例外,这不,太子越听,脸色就越是难看,他倒不是真的听不出标点符号的妙用,仅仅只是不愿见到赵文振大出风头罢了,只是碍于身份,他显然是不能亲自下场去提啥反对意见的,只能是愤愤地冲着侯君集、史大奈等嫡系心腹们使了个眼神。

  “……,如上以闻。”

  赵文振的折子可不短,洋洋洒洒数千言,饶是徐恩中气足,待得宣到了末了,嗓音也自不免发颤了去,好在总算是勉强坚持到了最后。

  “陛下,微臣以为此皆歪理邪说也,殊不可取!”

  徐恩话音方才刚落,这都还没等太宗有所表示呢,就见殿外一名绿袍官员已大步抢了进来,赫然是侍御史(从六品下)郑博。

  “卿何出此言?”

  太宗向不以言罪人,哪怕郑博的话并不中他的意,太宗于问话时,依旧是一脸的和煦之色。

  “陛下,圣人经典岂可肆意增删。此诚大逆不道之罪也,请恕微臣不敢苟同!”

  郑博就是太子座下的一条恶犬,太子说咬谁,这厮就咬谁,下嘴绝对凶残,这不,一上来就给赵文振扣上了顶大逆不道的大帽子,真不愧他恶犬之名声。

  “哦,赵卿对此可有何要说的么?”

  太宗显然没兴趣跟郑博解释那么许多,很是随意地便将问题丢给了赵文振。

  “回陛下的话,微臣能说的、要说的,其实在奏本里已经说明了。不过考虑到郑御史理解能力有限,微臣便说得浅显些也罢,众所周知,圣人著书立传之目的在于教化百姓,但凡有利于此者,皆符圣人之道焉,标点符号之推广便是如此,微臣实不知何来的大逆不道之罪?”

  俗话说得好,人善被人欺,马善,那就得被人骑,似这等朝堂之争。那是断然退让不得的,尤其对于初次上朝的赵文振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在明知对方就是在刻意找茬的情况下,赵文振自然不会客气,不带脏字地便贬损了郑博一把。

  “狂悖,赵彦,尔安敢自比圣人。当真好胆!”

  一听赵文振如此说法,郑博登时便怒了,要知道他代表着的可是太子,往昔,但凡被他弹劾的官员,无不诚惶诚恐,唯独赵文振居然敢当众跟他较劲,是可忍孰不可忍,心火一起之下,郑博不管不顾地便呵斥了赵文振一句道。

  “郑御史于君前妄言若此,莫非是失心疯了么?”

  旁的官员怕郑博,那是在顾忌太子。可赵文振连太子都不怕,又哪会将郑博这等跳梁小丑放在心上。

  “你、你……”

  郑博万万没想到赵文振真敢如此不留情面,气急败坏之下,一时间竟是不知该如何应对方好了。

  “好个牙尖嘴利之徒。任你如何虚言狡辩,也改不了妄图增删圣人经典之事实。”

  眼瞅着郑博不是赵文振的对手,立马又有一名红袍官员悍然从旁闪了出来,赫然是太常寺少卿梁泷。

  “呵。这位大人在说气话时,也没忘了话要一句一句地说啊,既如此,将圣人教诲百姓之言句读分明又有何错呢?难不成在您看来,圣人说话都无须打顿的么?”

  这才是第一次上朝而已,大多数朝臣于赵文振来说,都陌生得很,梁泷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无所谓了,赵文振根本懒得去问明梁泷的身份,一声轻笑之余,毫不客气地便将梁泷的呵斥顶了回去。

  “哈哈……”

  “呵呵。”

  ……

  赵文振这话说得很是有趣,看热闹的君臣们当即都被逗得笑了起来,个中又属太宗笑得最是爽朗。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某些人之所以食古不化,并非不知标点符号于句读分明的益处所在。不过只是试图拦阻寒门士子之崛起罢了,此实为知识垄断,最是可耻,有悖圣人教化百姓之初衷也,微臣实难以苟同。”

  不就是扣帽子么,这等本事,赵文振可是一点都不差,他根本没等梁、郑二人回过神来。转手便是几顶大帽子反扣了过去。

  “诸位爱卿莫要再争了,这标点符号,于朕看来,是挺好的,推而广之,当可少上不少歧义,校正经典一事,就交由孔祭酒来主持好了。”

  被赵文振这么一说之下,梁、郑二人顿时大怒,各自张口欲要反驳,却不曾想都还没等他俩把话说将出来呢,太宗已一摆手,就此来了个一锤定音。

  “微臣遵旨!”

  孔颖达刚直却并不古板,早在听徐恩宣读奏本时,心下里其实就已经认同了标点符号一说,只不过碍于太子的反对意见太过强烈,他不好直接站出来支持赵文振罢了,而今一听太宗将整理经典的任务交托给了自己,那孔颖达可就断然不会有丁点的含糊,紧着便从旁抢了出来。

  “陛下,微臣以为赵彦所提之科举改革一事实有诸多不妥之处。”

  尽管太宗已对标点符号一事下了决断,可太子一系显然不愿就这么接受了朝争失败之结果,这不,都还没等孔颖达退下呢,又一名红袍官员从旁抢了出来……